俗话说,能者多劳。如果你每天忙到怀疑人生,恭喜你,你一定是个能者。

不过,当忙碌成为生活的常态,可能就会影响我们看见别的风景。今天,小编就为你分享三个小技巧,帮助你节省时间,提高效率!

randstad image
randstad image

建立一个专属的信息库

搜寻信息是一件非常耗时的工作,在某些企业中,“sourcing”工作会被独立出来,作为一个工作岗位存在。

你可能会觉得,自己的工作中并不存在“搜寻信息”这项工作,但这项工作本身并不一定有多么的复杂,可能只是去微信里找老板在一个多月前说过的语音,去邮箱里找半年前某个客户发来的合同,去公共盘里找藏在多层路径下面的某个文件……

这种事情不仅浪费时间,而且往往越是在最紧急的时候,你就越容易找不到它们,因此还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心情。

如果你也有过类似的困扰,不妨试试看建立一个专属的信息库,把多渠道、多平台的内容统统往里一丢,例如聊天记录、邮件内容、领导要求、项目反馈、参考案例、突发灵感、行业知识等,只要未来可能有用,就全部收纳其中,之后只要使用查找功能即可。

使用这种方式需要注意的是,任何内容都要取一个易于辨认和查找的名字,命名方式可以长一些,把所有关键词都囊括进去,例如“2020年5月29日与×××关于×××项目的微信讨论”。毕竟,你也不知道几个月后查找信息的你,究竟会用哪个关键词进行查找。

此外,还要记得养成记录的习惯。长期以往,你一定会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并且在同事中树立有条理又靠谱的形象。

减少对工作的打断

多任务工作是费时且没有效率的,因为我们的大脑没办法进行多线程处理,它只是不断地在不同的事务中频繁切换而已。

有些人会比较擅长这种切换,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从A任务切换到B任务,但对大多数人来说,这种切换势必会带来一段回忆、重新认知的过程。因此,我们应该尽可能专注在手上正在处理的事情,完成A任务后,再切换至B任务。

然而,在实际工作中,我们常常会遭遇被迫的打断,比如你正在做PPT,但你的老板却突然叫你去开会。那么,你可以借助便签纸,将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进度和思考内容,用关键词的形式记录下来。这样,当你开完会返回时,能够以较短的时间迅速进入状态。

整合碎片化的时间

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碎片化的时间,短则几分钟,长则几十分钟,很多人会选择利用这些时间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,如看书,听课,阅读公众号文章,等等。

这些都是非常值得鼓励的行为,因为在小处的积累,最终会在大的地方有所体现。不过,还有一种利用碎片化时间的方式,那就是“化整为零”。

假设你选择利用等地铁的时间阅读一篇文章,那么你大概率会跟着作者的思路想事情,然后记住作者最后的结论。但作者并非全知全能,可能他的论述是有逻辑缺陷的,也可能他的结论是有失偏颇的,如果你花较多的时间去思考,你就会发现这些问题,可碎片化的时间实在太短,因此你只能对结论有模糊的印象。

我们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,也可以利用它们来思考。我们可以将工作、生活中遇到的问题,分解成更多的小问题,形成一个可随身携带的清单,然后利用碎片化时间来逐一思考,在有所进展时记录下来。

例如你需要写一篇工作报告,那么你可能会有以下小问题:标题怎么取?开头怎么写?过去一年,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果?有没有什么值得详细描述的项目?有哪些目前没有解决的问题?未来还需要提升哪些地方?

这些就是化整为零后变得零散的问题,刚好适合碎片化的时间,只要你有空的时候就可以拿来思考,并记录结果。等到你实际工作时,你的工作效率就会比别人高得多。